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歌手2025 还能打翻身仗吗?

日期:2025年05月25日 09:47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文/新潮观鱼】去年靠直播强势“出圈”、在音综领域风光无限的《歌手》,如今似乎陷入了泥沼。

5月23日晚,《歌手2025》第二期播出,00后歌手单依纯再次拿下第一,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作为揭榜歌手挑战白举纲成功,阿云嘎揭榜陈楚生失败。

按照赛制,一人揭榜成功成为常驻,首发歌手需末位淘汰一位,综合两场成绩,倒数第一的林志炫被淘汰。

当晚,“林志炫给歌手留了四个月档期”“何炅眼眶都红了”“阿云嘎秒了”“陈楚生高音没声”“马嘉祺做得好”等话题登上高位热搜,可谓一片混战。

有网友质疑,陈楚生在假声G5处出现失声,却仍战胜了唱功扎实的阿云嘎,恐怕是大众评审中“混进了粉丝”;还有人光看结果误以为是“马嘉祺PK赢了林志炫”,“歌手为了流量没底线”的声音开始出现。

面对“林志炫是否被迫换掉英文歌”“有没有黑幕”“揭榜投票是否真实”等争议,主持人胡海泉赛后在自己的直播间回应称:“我跟《歌手》结缘13年了,以我对这件事情的基本认知,从来没有黑幕。”

中国台湾歌手杨培安(代表作《我相信》)随后在微博开麦:“其实真就是500位大众评审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结果,这跟我所提的‘流量为王’的现今演艺界现象,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平心而论,就这场发挥而言,马嘉祺胜了白举纲不在意料之外。

马嘉祺的表演还算及格,在直播不修音的情况下比较平稳地完成了一首稍微有难度的歌,音色是入麦的,已经是“小嗓”歌手能发挥出的较好的水平;而白举纲这场有明显的音准失误,“我们漂泊在那平庸之海,不管变成钻石或者成为尘埃”走音尤其明显。平稳胜了失误,不是很难理解。

但问题是,《歌手》并不是“矮子里拔将军”的舞台。

对决本应该在华语乐坛顶尖实力歌手和海外唱将之间展开,而不是流量男团里“唱得不错的”和芒果系选秀里“唱得不错的”歌手之间“互啄”。两位歌手对待舞台的勇敢、用心和诚恳毋庸置疑,但这不是路人想看的《歌手2025》。

正如音乐博主@耳帝 所言,马嘉祺能上《歌手》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唱功比同龄偶像们略稳定一些;二是他敢顶着争议上;三是他有流量。其实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歌手》需要话题,这就跟唱功无关了,因为就拿《下一战歌手》来说,节目中的李佩玲、苏运莹、斯丹曼簇、张石荻、曾比特、周菲戈、艾薇这些,唱功都是远在马嘉祺之上的,但是辛苦比赛了三个月也上不了《歌手2025》,这也是马嘉祺的幸运。”

此前,《歌手2025》制片人在发布会上强调,大家现在看到的阵容,已经是节目组在当今乐坛能请到的、能唱现场的、够胆来的最好的阵容。

纵观华语乐坛当下的状况,《歌手》制片人的这番表白并非很多人攻击的“搪塞”:

首先,火爆的线下演出市场让众多呼声颇高的华语歌手不可能空出几个月的“黄金档期”参加赛程颇有悬念的竞演,正如林志炫的“四个月档期”,如果是一个正当盛年、演唱会一票难求的真·一线歌手呢?

其次,国内网络舆论的复杂、中外娱乐圈外涉及意识形态表达的不同环境与标准势必要让节目组对呼声很高的国际巨星们是否“安全”捏一把汗;

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新人冒尖的乏力、借助歌手舞台“一飞冲天”的“遗珠”歌手出不来,不知是真的没有,还是湖南卫视对此的信心依然不足。

虽然如此,《歌手》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和观众期待,最重要的还是大家想看的是远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歌唱实力的基础上,唱商高、选曲和处理惊艳的舞台。

即使观众爱把直播“翻车”当乐子,也不屑看虾兵蟹将的“翻车”现场。

让人不禁思考,承接去年“泼天的富贵”,依旧开局艰难的《歌手2025》要如何自处?

去年,《歌手2024》一招“直播不修音”的险棋直接救活了这个IP,打破了“综N代”走到第四季就走不下去的魔咒,堪称综艺破局的典范。

后台多机位直播贡献了一堆表情包,全民参与讨论、举荐袭榜歌手的热度也是不请自来。

外国唱将的加入,让大家看到内娱歌坛和世界水平差距的同时,激发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胜负心”,那英直接扛起了“五旬老太守国门”“叶赫那拉大战八国联军”的重任。但最后获得“歌王”,她的表情如五雷轰顶,因为她给自己盘算好的是“第三”,觉得这个名次不差也不会被骂。

看到吃螃蟹的人都被夹了手,谁还愿意来?

现在看来,《歌手2024》的爆红可能给《歌手2025》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今年节目组把网传人选都请了个遍,最后只凑齐了让大家感到失望的阵容。

毕竟,修音的录播音综和演唱会商演钱要好赚很多,何必来《歌手》自讨苦吃、打破大家对自己的滤镜,也许还落个“晚节不保”的困境。

但这样一来,《歌手2025》首发和揭榜阵容给人的观感,不是华语歌坛没人了,而是《歌手》真的没劲了。

此外,选曲的无聊也劝退了不少观众。

比如遗憾离场的林志炫,首次竞演的《悟空》因选曲和改编风格引发“群嘲”,仅获第七,但说实话是有趣的,也是大家希望歌手做自己、敢尝试的方向。

结果心态崩了的林志炫第二场就打起了安全牌,急流勇退也退得太快了,直接选了一首《歌手》舞台上被唱滥了的《秋意浓》。节目组为了照顾他的心理健康,还准备了好几分钟的短片介绍为什么选这首很难有水花的歌。虽然他发挥稳定,展现了其一贯的one take实力,但没能给观众带来惊喜,未能扭转排名垫底的局势。

这让老歌手真的很难做,步子跨大了被嘲,保险点又被嫌弃没新意,他们也不知道该选什么歌了。但是,尝试新的总归没错。

第一期单依纯的《珠玉》,第二天新歌全网上线的营销路径显然是选对了,本来默默发行可能很难被注意到的一首歌,因为直播时的炫技唱法和空灵意境显得很特别,掀起了翻唱潮流,在社交平台成为热门。

这说明,高质量、有新意的音乐作品依然能突破阵容局限,成为现象级话题。但可惜的是,第二期,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特别的作品,大家都在选尽量耳熟能详的歌曲。

比如,陈楚生赢了阿云嘎可能多归功于其选曲优势,《我用什么把你留住》在现场观众间引发的共鸣感比小众的音乐剧《飞天》推广曲《余温》要强,更有记忆点,在投票上更有优势。阿云嘎留下了一个音乐剧风格的精彩舞台,可惜没有胜过大众更熟悉的“网红”歌。

Gai的《万里长城》与第一期的《炁》风格类似,气势到位了,直播现场也唱得很稳定,但也加固了观众对Gai风格的刻板印象——江湖气、草莽英雄、中国风说唱。真想要打破主流舆论对说唱歌手的刻板印象、让人眼前一亮,Gai可能得摘下墨镜、从心里卸下rapper的包袱。

单依纯则把倔强进行到底,网友说她像王菲她就直接选王菲的歌,让大家看看她和前辈在唱腔和处理上的不同。她的表现依旧稳定,用通透和缥缈的唱法把《天空》唱出了“太空”的感觉,但是第一期的《珠玉》把大家的期待值拉得太高了,第二期缺少了那种惊艳。

赞也好、嘲也罢,综艺市场自然是有争议才有热度,《歌手2025》目前的讨论度和收视都不错。连隔壁《亚洲新声》都带着单依纯的话题“蹭”热搜了,可见《歌手》这个IP的江湖地位依然稳固。

当年,《歌手》的横空出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敢于打破当时泛滥而陈旧的音乐综艺套路,摸准了观众内心想听什么看什么,再用高水准的制作推出去,加上华语乐坛彼时还算厚的实力歌手群体“老底子”,方才成就了横跨十几年的“超长待机”综艺。

同样,今天的《歌手》要继续守住IP,打赢2025年度的翻身仗,也只能依靠创新、观众和“歌手池”三大要素了——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7921c21.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歌手2025 还能打翻身仗吗?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20) 热点(2664) 新闻(13350) 国际(5380) 娱乐(4780)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0) 音乐(2082) 民生(3869) 行业(371) 财经(1735) 股票(37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3)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04) 观点(1036) 房产(1147) 汽车(30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0)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090) 教育(1407) 高校(1688) 法制(2252)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13) 美女(20349)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