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 外卖未平超市大战再起?

日期:2025年08月02日 20:32 来源:商业数据派 作者:佚名

 

文 | 商业数据派,作者 | 郭梦仪,编辑 | 王一粟

这个夏天,一场即时零售的大战打得水深火热,就在线上鏖战如火如荼之时,一场围绕线下零售生态的暗战,正在悄然展开。

这次,美团再次鼓起勇气,开始发力线下零售。

美团堪称互联网中的战斗机,一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都是红海业务,每一次都赢了。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

而这次,美团重新出发,盯上了硬折扣超市。

近期,“快乐猴”硬折扣超市杭州店开业已经进入倒计时,首店选址在杭州大关路291号,这个位置可谓“微妙”。

它距离大润发仅400米,显然是想要与传统大卖场一争高下;同时,它又巧妙地避开了盒马NB,似乎在避免与同类型硬折扣竞争者的直接冲突。

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快乐猴”的出现,无疑是美团重返线下赛道的重要一步,代表美团正从纯线上平台向“店仓网一体化”新零售物种进化。

而这场看似与互联网大厂和传统商超争夺市场的战役,实则承载着更复杂的战略意图。

通过精简SKU、动态定价与骑手资源复用,“即时零售+硬折扣+本地生活”的生态闭环,美团正以“兼容性测试”的姿态重构零售业态。

这次,美团能否探索出社区消费的“第三条道路”?

01 补上零售拼图

今年3月,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提出了美团未来十年的三大战略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与科技。

其中,“食杂零售”被列为优先级最高的核心业务,而线下零售的再启动,正是这条路径上的关键一步。

“食杂零售”领域,除了B端供给职能的快驴业务外,真正的战略落点,是面向C端的即时零售卖场体系。

如今,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可以粗略一分为二,美团闪购扛鼎平台模式,小象超市则撑起自营板块。

最后是美团优选,主要专注于次日达的社区团购,此前曾经以下沉市场为主攻目标。但因为持续亏损和整体收缩的战略要求,美团优选目前只留下了广州、杭州等少数城市的试点业务。

线上的即时零售美团已经很强,但却一直缺乏线下零售这块“拼图”。现在这部分业务,则由快乐猴落地。

根据公开资料,快乐猴2025年的目标是跑模型。目前,快乐猴已签约10家店左右,装修及装修完待开业的则有4家店,首店预计开在杭州拱墅区,8月29号开业,2025年年内的开店计划则可能也在10家左右。

而快乐猴的模式,更是“锚定”硬折扣:采销分离+爆款买断控成本,骑手配送间隙分拣提效率,14小时营业+动态定价抢市场,野心可见一斑。

02 硬折扣超市,解药还是新坑?

这并非美团第一次尝试实体店业务。

复盘美团的扩张史能看到,这家公司简直就是一部没有败绩的战争史,一个真正的“业务绞肉机”。但是在线下零售业频频“扑街”,这是为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鲜电商的运营人士向商业数据派表示,一方面,是美团的流量打法、轻供应链的模式不太适用于线下零售;另一方面,美团难以下沉做供应链的深耕。

2017年,美团为了解阿里“盒马鲜生”的商业模式,派出多个团队考察后,于7月落地首家线下店“掌鱼生鲜”,开始涉足线下生鲜零售领域。

次年,美团就在北京、无锡等地开出小象生鲜门店。当时美团雄心勃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2018年开出20家店,2019年开出50家店。但最终,小象生鲜的扩张步伐也止步于2018年,在北京、无锡、常州共开出七家门店。

此后五年,美团都在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业务,如闪购、快驴等,再没有推出纯实体店项目。

为什么失败?

要知道,生鲜电商本就是“烧钱大户”,仓储、物流、损耗成本极高。

美团当时的策略是“大而全”,既要开大店又要做配送,但供应链能力和选址经验不足,导致成本失控。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像极了刚学会游泳的人直接跳进深海” 。

这次重启线下店,美团瞄准的是硬折扣。而硬折扣与普通零售(传统商超)的区别,在于用“低毛利、高周转、少SKU”实现极致性价比,所以该模式在理论上具备效率优势,实际运营的门槛却是更高的。

综合品类硬折扣商超,如奥乐齐的特征就很明显。

首先自有品牌占比极高。盒马NB自营占比50%,奥乐齐90%以上为自有品牌,且严控质量。

其次精简需要SKU。比如,奥乐齐基于中国市场情况,就将SKU基本控制在2000个以内,其中约1500个为生活必需品类,其余则根据时令、节庆等时效条件灵活调整。

总结就是,只有对供应侧的掌控力达到一定水准,硬折扣才能“活着”追求物美与价廉。

而光是自有品牌一项,就需要——高水平的品控与研发团队;深度绑定工厂并承担库存风险;自身具备将白牌“品牌化”的消费者认同度。

而这次的快乐猴,能否让美团突破自己的瓶颈?

“快乐猴”要保证可持续的竞争力,美团则要回归到“货”的逻辑,改造“货”的流通、库存体系,乃至供应商在商品生产研发环节的细节,确保商品性价比最优,打造更能占据消费者心智的自营商品。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一部分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的供应商也已经与快乐猴签订了供货合同,尤其在美团内部的创新零售业务,如买菜(小象超市)、优选和快驴的部分供应链和技术支撑等,都是互相开放的。

美团在自营商品方面也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尤其小象超市大力发展产地直采、基地直供的农产品,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优质县级农产区,今年农产品销售有望超过200亿元。

同时,小象超市还针对不同品类打造了多个自营子品牌,如日化清洁品类的“象优选”、食品及预制菜的“象大厨”等,累计自营SKU超过了1000种。

据小编梳理看到,小象超市自营商品合作的供应商,基本都是各自细分品类内的产品专家级企业,如小象超市1L椰子水的合作供应商——广东绿岛椰谷食品有限公司,其目前在越南、菲律宾等地拥有约18万亩种植园自有椰林。

还有象小家多效酵素洗衣液的供应商——浙江物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2005年的浙江嘉宝化工有限公司,年皂粒生产量达10万吨,并且是宝洁旗下中国区汰渍品牌洗衣皂的指定供应商。

未来,随着美团再度重返线下实体领域,快乐猴如果能和奥乐齐、山姆一样去培养自己的战略级供应商,吸取小象超市的失败经验,前途可期。但是与盒马三年盈利的成熟模型相比,美团仍需经历3-5年规模效应积累期。

03 “兼容性测试”下重构零售业态?

无论是在即时零售领域打价格战,还是布局硬折扣商超,美团真正的野心,在于打通“即时零售+硬折扣+本地生活”的三维生态,形成“消费-履约-服务”的全链路闭环。

这一闭环的构建,不仅意味着美团在零售版图上的战略升级,更预示着其对未来消费模式的前瞻性布局。

美团对零售的威胁不在商品本身,而在其本地生活服务的网络效应。

传统商超依赖“坪效”与“品类深度”,而美团则通过高效的配送网络和丰富的服务生态,构建了全新的竞争维度,使得其在零售市场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美团的线下门店一旦成功,就会成为“前置仓2.0”,顾客到店消费同步补充线上订单库存;运力方面,结合“美团跑腿”网络,美团可以实现“到店+到家”双履约模式。

从外卖平台到零售巨头,美团的转型是一场关乎“时空压缩”与“服务升维”的战争。

当线下门店成为即时配送网络的“神经末梢”,当AI技术重塑商品流与数据流,这场零售革命的终局,或许将重新定义“消费”与“服务”的边界。

能否在供应链、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三维坐标系中实现平衡,将是美团突围的关键。

线下零售战场硝烟未散,美团的新故事,正在书写中。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9210c1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 外卖未平超市大战再起?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70) 热点(2684) 新闻(13460) 国际(5460) 娱乐(493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6) 音乐(2082) 民生(3955) 行业(407) 财经(1771) 股票(37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2) 养生(105) 医学(371)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82) 观点(1047) 房产(1158) 汽车(314)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4) 展会(4) 数码(222) 足球(222) 体育(1102) 教育(1419) 高校(1718) 法制(2297)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4) 美女(20831) 欧美(37)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