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请艺人做综艺只留住五万粉丝 陌陌醒不来的泛娱乐梦

日期:2021年05月25日 15:26 来源:犀牛娱乐 作者:佚名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陌陌做综艺,听起来倒挺新鲜。

5月20日开始,陌陌推出的户外直播综艺《2021 MOMO直播巡游记·重庆站》上线并连播三天。节目嘉宾不仅包括陌陌上的12位人气主播,还有刘维、吴俊余两位艺人,主要内容是在重庆市各个景点完成任务并获得通过卡,以获取平台权益。

这一举措对于陌陌来说是情理之中,作为秀场直播的代表性品牌,陌陌不但在直播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运营经验,也一直在泛娱乐领域做出各种尝试。可是问题在于,陌陌能做出一档破圈的综艺吗?

犀牛君到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此次节目的关键词,基本看不到相关内容,也未产生具有高人气的话题,在声量上并未突破陌陌平台。而在陌陌上,ID为317709780的“巡游记”官方账户,截至三天直播后仅有5.1万粉丝。

专门邀请艺人,斥资打造户外直播综艺,一番操作却雷声大雨点小。这背后,老牌秀场直播厂牌陌陌的困境隐隐可见,尝试泛娱乐仿佛是其最后的倔强。

综艺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选择“户外+直播”,应该说陌陌的这次尝试还是颇为大胆的:综艺领域,前者是制作费用较高、制作难度大的高阶品类,而后者至今还没有破圈的成功作品。

不过,秀场直播平台制作直播综艺也并非首次。此前,YY直播曾上线的《主播向前冲!》,就是让金莎、吴岱林等明星与主播进行在线PK。对于这些行业头部厂牌,直播是切入节目制作的一个捷径,更是平台内容升级的一种探索。

相比于录播综艺,直播综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但需要看到的是,直播综艺目前还未出现破圈作品也有其原因,一方面是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都要更高,如何把握节目内容不出现断档非常考验制作能力;另一方面是直播综艺的强时效性,也决定了观看直播的观众必然是少于录播综艺的,成本收益比不高。

而具体到陌陌,试水综艺本身就先天不足。

首先是平台体量的问题。根据陌陌财报,其DAU数据四年来基本持平,截至2020年12月,陌陌主App月度活跃用户1.138亿,相比2017年只高了2000万;付费用户也同比出现下滑,直播服务与增值服务付费用户去重后总数达1280万,2019年同期为1380万。

这一数据体量,与目前的头部长、短视频平台相比都显得薄弱,平台声量和内容影响力局限性较大。如果内容不能破圈,单纯依靠平台内部宣推的能效是极其有限的。而对于陌陌本身来说,除了吸引部分参与主播的粉丝,很难精准触达综艺方面受众,也缺乏一个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过程。

其次是陌陌能够拿出的班底,即参与此次直播综艺的主播们,也缺乏跨平台的影响力。陌陌严重的头部主播流失早已不是新闻,去年九月陌陌一姐狮大大“倒戈”抖音。此次参与节目的主播中,人气最高的艺宝宝在陌陌只有30.57万粉丝。

还有就是内容策划和执行能力方面。陌陌上一部平台级操作的内容是2019年的运动微综艺《燃烧吧!少女》,时隔两年才有新的动作,团队历练和能力搭建程度恐怕有限。在此次户外综艺中,还秉承着做任务、拿通关卡的旧思路,竞赛内容也是猜歌名、吃重辣火锅等,节目制作思路乏善可陈。

直播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帮助陌陌迈过内容领域的门槛。对于陌陌来说,制作一档能产生影响力的综艺尚且困难重重,何况是“户外+直播”这种高难度操作。三天直播后,陌陌留给后来者的经验或许是:综艺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看起来是综艺,其实全是生意

为什么陌陌要做综艺?答案就在其财报里。

陌陌3月发布的2020年财报依然令人失望,净营收、净利润、活跃用户、付费用户、主要业务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20年全年,陌陌公司净营收达到150.242亿元,同比减少11.7%;归母净利润为28.9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44.93亿元减少35%。

其中直播业务依然是最大的营收来源,占比达62%;但这部分收入在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3.279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1.2%。

图片来自陌陌财报

曾经,陌陌在2016年切入秀场直播成为平台实现盈利的突破,当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比涨幅达321.48%和988.73%,并从此开启了“24个季度盈利”的财富故事。

但随着中短视频平台不断发力直播,打开更多直播场景和变现途径,单一的秀场直播呈现颓势,陌陌正在逐渐失去想象力。在过去几年中,陌陌曾尝试了手机游戏、移动营销和包括图片社交、声音社交等新的社交产品,但并未如愿打开新的营收途径。

资本市场正在对陌陌失去兴趣。2018年,陌陌股价最高点超过50美元,最低跌至21美元。2019年,股价最高近40美元,最低21美元。2020年财报发布后,股价跌至14.54美元,总市值几乎与当初上市时相差无几。

所以,直播这一主要营收路径收窄对陌陌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2020年财报中,陌陌对此的解释是“由于主App直播业务进行了结构性改革以重振长尾内容生态,同时较小程度上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付费用户,尤其是高额付费用户的消费意愿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播收入受疫情影响下滑?难以令人信服。

陌陌此次试水直播综艺的出发点也更容易理解。对于陌陌来说,《巡游记》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如何打开声量、吸引外部路人转化,而是能否通过直播内容一定程度上的升级,刺激平台内部粉丝打赏等消费行为。主播们的竞赛拉票,其实就是填充了场景的在线PK。

而这样的节目仅有一次当然是不够的,陌陌寻求的是一种常态化、可复制的促活和催化模式,这一点从此次综艺名字里的“重庆站”就能看出。具体说节目的营收数据是否要强于这些主播的日常表现,目前还缺乏数据支撑;但如果受众不能突破这些主播本身的粉丝圈层,节目营收上限有限,再加上节目制作和邀请艺人的大宗费用,很难说是一宗好生意。

五年前的泛娱乐梦

陌陌还没醒

“我们一开始就是瞄着一个非常大的盘子去的,和腾讯的盘子一样大。”陌陌创始人唐岩曾在采访中如是说,同样从社交起步的陌陌,曾经在发展上对标腾讯。而在陌陌起步的时候,腾讯的“泛娱乐”战略也刚刚起航,之后一步步成为腾讯内容层面打开的新增长点。

十年后,陌陌“泛娱乐”这条腿还是没接上。

这或可认为是陌陌为自己搭建的另一个流量和变现入口。从陌生人社交起步,陌陌的故事似乎总是困守在相对单一的使用场景,以及低频次的用户使用率,并已经明显陷入用户增长瓶颈,这种焦虑在陌陌发展前期一直如影随形。

“泛娱乐”成为陌陌上市后寻求营收和增长的一个选项,在这一领域做出尝试的节点,几乎与陌陌踏入秀场直播是同步的。

2015年,陌陌邀请贾樟柯打造了广告片《贾樟柯,约吗?》并开始了与这位名导的长期合作,成为历届平遥电影节的首席赞助商和独家创意合作伙伴;并在影业方面做出了尝试,联合出品了贾樟柯监制的电影《不止不休》《一刀天堂》。

而行业环境在过去五年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大环境的资本退潮和行业沉淀,留给陌陌的入局空间和变现路径都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头部平台在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发展和逐渐触顶,行业专业性的门槛在不断上升,许多仓促入局的公司和平台也经历了一番淘洗。

在当下试水综艺制作,试图通过泛娱乐内容打开新的可能性,陌陌仿佛刻舟求剑故事里的那个武士,盯着船帮上那道早已不作数的划痕,却没人对其说一句:时代变了。

而曾经救了陌陌的秀场直播渐渐不再是好生意。去年有关部门对于直播行业的一系列“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等一系列规定,成为对陌陌主要营收基本盘的又一利空。陌陌确实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但至少目前来看,这个方向不是泛娱乐。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82638c21.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请艺人做综艺只留住五万粉丝 陌陌醒不来的泛娱乐梦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57) 热点(2679) 新闻(13442) 国际(5458) 娱乐(491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5) 音乐(2082) 民生(3938) 行业(406) 财经(1765)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2) 养生(105) 医学(370)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70) 观点(1046) 房产(1154) 汽车(31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3)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101) 教育(1417) 高校(1716) 法制(2292)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6) 美女(20776) 欧美(36)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