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照栋】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购买的理想汽车座椅渗出水银,引发网络热议。理想汽车官方多次回应称,汽车的生产制造的所有环节均未使用汞(水银),存在外部投毒的嫌疑,建议车主报警,理想汽车将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件真相。
理想汽车CEO@李想 则态度强硬,声称此事为栽赃陷害,并且回怼造谣者“脑子里装满了水银”。在车主拿出第三方检测报告,确定该物质为水银后,@李想 表示百分百支持车主报案,他认为此事为汞投毒的刑事案件。
7月7日早,车主发布微博称不认为自己身边的人会投毒,仍怀疑水银是理想方造成的。此外,此事未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并未受理。
7月4日,理想ONE汽车用户@谦叔 在理想汽车APP社区爆料称,自己4月份提的理想ONE智能电动汽车,座椅上渗出了疑似水银的物质。
根据该用户上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在理想 ONE 的座椅缝隙中,有不少水银小珠滚动。将座椅拆解下来后,该用户发现座椅的钢铁支架缝隙、滑轮、板材等各个部位,均发现疑似水银物质。
此事引发网络关注。7月5日中午12:21 ,理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公司已经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理想汽车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和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均未使用到汞(俗称水银)。
理想汽车的CEO@李想 态度则更为强硬,他于5日中午13:10发布微博回应,措辞激烈:“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水银,脑子里装满了水银。”
@李想 随后删除了这条微博,他在5日当天下午再度发博,坚称此事是栽赃陷害,背后有人操作。
理想汽车官方也再度发文,重申强调汽车生产制造所有环节未使用和采购汞,称车上的汞一定是外部行为造成的。@理想汽车 补充道,汞的特性是易挥发的,用户还能看到液态的汞必然是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的遗留。
汞是具备剧毒特性的,@理想汽车 认为此事存在外部投毒的犯罪嫌疑,并且建议车主报案处理。
5日晚18:21,理想汽车CEO@李想 微博转发了游族网络创始人林奇被投毒的新闻,配文称:“出现这么大量的汞(水银)很可能是一种投毒的行为,汞不是牛奶和饮料,不是可以随随便便闹着玩的,更不是可以随便购买到的。转发之前的案例。”
@极目新闻 7月5日报道称,当事车主表示自己绝不会造谣抹黑,他上个月就已经在座椅缝里发现了疑似水银物质,而视频中的座椅拆解过程,是他将车送到理想汽车交付中心,在理想汽车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的。当时车主表示,自己已经将车辆送去检测。
7月6日晚,当事车主在自己的个人微博账号@正义谦叔 公开发声,称自己已经和理想汽车总部的人一起取了该物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结果证实车内物质确实是汞(水银)。
@正义谦叔 还回怼了理想汽车CEO@李想 ,“至于我脑袋里面有没有水银,等我去医院检查过后再说。”
@正义谦叔 发博后,@理想汽车 也随后发文称,我们将用户座椅上的物质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认该物质含有汞(俗称水银)。理想汽车要求并陪同用户一同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件真相。
“理想汽车坚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对于造谣抹黑者,理想汽车也必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理想汽车 写道。
此外,@理想汽车 再次重申了此前的声明,否认理想汽车含汞,仍认为此事存在外部投毒的嫌疑。
理想汽车CEO@李想 也回应了@正义谦叔 ,“理想汽车百分之百支持你去报案,因为汞投毒属于情节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请务必、务必、务必使用法律的手段,绝不要心慈手软。这类刑事案件我们相信执法机关,耐心等待案件的处理结果。”
7月7日早间,当事车主@正义谦叔 再度发文表示,自己不认为身边会有人投毒,仍怀疑水银是理想汽车方面造成的。
此外,他还表示,自己前后和理想汽车的工作人员共报警三次,但均未达到立案标准,警方未予受理。
“你们让我报警配合警方,但是警方不给立案,为何理想官方账号还继续发布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警方调查?为何您还继续支持我报案?我们都相信执法机关,没有立案怎么等待处理结果?”@正义谦叔 写道。
对此,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称,律师表示,刑事立案是很严谨的,不能光推测,要拿出相应证据,而且还要证明因果关系,光怀疑是立不了案,而且可以民事诉讼解决的问题,一般刑事也不立案。
据启信宝APP信息显示,理想汽车是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5年7月,创始人李想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同时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目前,理想汽车只有一款车型理想ONE,售价为33.8万元。7月2日,理想汽车公布2021年6月交付数据显示,6月交付7713辆理想ONE,同比2020年6月增长320.6%,环比2021年5月增长78.4%。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6月新增订单量超过1万。2021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17575辆,同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166.1%,环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9.7%。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汽车禁用物质要求》,我国汽车生产产企业和汽车进口代理商在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进口和销售等环节,禁止使用铅、汞、镉等物质。
对于此事,汽车行业材料专家接受@极目新闻 采访时表示,理想汽车用户反映座椅上出现大量液体汞,由车企带入的可能性很小,初步判断应该是外部来的。
截至发稿,理想汽车再未对此事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