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一则来自瑞士日内瓦的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全球财经圈迅速引爆:中美双方同步发布联合声明,决定在未来90天内大幅削减对彼此商品征收的关税。此次调整不仅规模空前,更标志着中美贸易战以来最实质性的一次缓和,释放出明确的合作信号,堪称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剂“强心针”。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取消91%的现有关税,对剩余部分中24%的商品暂缓征税,实际综合关税降幅超过100%。换句话说,大部分商品将重新回到自由贸易的轨道,而曾被高关税“绑架”的商品价格,有望迎来实质性下调,尤其对中美两国的出口商和消费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回顾这场长达数年的贸易拉锯战,自2018年起,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方一度对中国部分商品施加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也让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蒙上阴影。然而,高压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反而让美国本土零售商、制造商承受了更大成本压力。
就在此次联合声明发布前,多家美国企业已提前得知风声,要求供应商按照新的关税区间报价。业内传出的调整范围为10%至54%不等,显示出美国政府在逐步松动此前的强硬立场。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如今主动“回调”关税,其实已经是在为选情和经济压力找台阶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直言:“从结果看,美国这轮经济霸凌战术失败了。”在中国坚持对等反制的背景下,美国反而是主动寻求谈判的一方,而不是过去那样高高在上要求各国“排队进白宫”。这次,中国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新的谈判范式——理性自信、不轻易妥协,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中美此次以联合声明形式达成共识,不再是单方面口头松动,而是制度化、机制化的共识。声明中还特别提出,未来双方将建立稳定协商机制,持续对经贸关系展开建设性对话。这种从对抗走向沟通的信号,对于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无疑是利好之声。
此次关税大幅调整也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的评论五花八门,但多数表达了积极态度。有人激动留言:“为世界人民做了件大好事!”也有人理智分析:“美国这步棋看似缓和,其实还是策略,90天后会不会再变脸还得看。”更有网友一语中的:“生意人终归不会跟钱过不去,只要有利可图,一切都能谈。”
确实,站在全球视角来看,中美贸易不只是两国之间的博弈,更关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当两大经济体握手言和,取消大多数关税壁垒,不仅意味着更多商品将降价进入市场,也意味着企业信心和跨境投资会明显增强。尤其是在当前通胀压力未消、全球消费回暖乏力的背景下,这样的协议恰逢其时。
这次关税调整,不是谁向谁“低头”,而是理性的共赢选择。无论是中国坚持原则争取平等,还是美国最终放下强硬姿态重回谈判桌,都说明一个事实:唯有合作,才是走出困境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