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环卫工翻垃圾找手表 为何暖心变闹心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21:49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佚名


“环卫工花4小时翻8吨垃圾,为游客找回儿童手表”,近日这则“暖新闻”饱受舆论质疑。

据报道,7月1日下午,游客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抵达大同,在车上时,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12345热线求助,当地一家环境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卢女士取得联系。经追踪,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手表,并送还给卢女士。卢女士为表感谢,发送红包给两名环卫工人,被婉拒。

此事让手表失而复得的一家人暖心感动,但引发了网友的普遍质疑,“这样的行为有必要吗”“谁来心疼环卫工人”?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暖心的故事,怎么就变成了闹心的事件?

客观说,游客将儿童手表遗落在高铁上,寻求帮助后得到相关方面的积极回应处置,这样的服务态度值得肯定。环卫工人不惧脏乱,持续细心翻找,工作付出也值得点赞。只是,当一块儿童手表与两名环卫工花4小时在8吨垃圾中“大海捞针”般的劳动付出对比起来,围观者的感受注定是复杂的——有感动,但更多可能是心酸。
网友质疑或者说反感这样的“暖心”,并不是针对当地相关单位热情回应游客求助的举动本身,更不是否认环卫工的劳动价值,而是对这种境况下的劳动者境遇,产生一种本能的同情。此事中,涉事管理单位看到的,可能是热情服务游客的“暖心”,但大众看到的,更多是环卫工的辛劳与不易,是可能存在的对环卫工劳动价值的忽视。这种评判维度的差异,才是不同受众观感冲突的本质原因。

诚然,当地相关单位“宠客”本无错,但若将“宠客”的成本,过度转嫁给本来在工作强度、权益保障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环卫工,就难免会触发公平争议。

一方面,或许不宜简单地将一块儿童手表的价值,与环卫工高温作业4小时的劳动、垃圾转运处理费用等成本,进行绝对的量化衡量。毕竟,公共服务有其特殊性,一些投入付出其实很难完全用“成本—收益”的逻辑来审视。
但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在“只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的姿态下,就可无视成本投入、具体情况的科学评估,以及给相关人员带来的压力。比如,此事中相关方面是如何看待环卫工的付出?是其工作本职,还是另算工作量?

近年来,几乎每到夏季,高温下环卫工、外卖员等群体的权益保障状况,都会得到广泛讨论和关注,包括这起“暖新闻”所引发的争议,其实都反映出社会心态和价值排序的某种转变。人们希望那些身处一线的劳动者,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善待,他们的劳动价值能被更多“看见”和尊重。希望更多的管理单位能够意识这一点,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同步。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原标题:评论丨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儿童手表,网友到底在质疑什么?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8845c9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环卫工翻垃圾找手表 为何暖心变闹心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49) 热点(2674) 新闻(13419) 国际(5447) 娱乐(4886)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4) 音乐(2082) 民生(3921) 行业(393) 财经(1756)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49) 观点(1042) 房产(1152) 汽车(311)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1)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100) 教育(1415) 高校(1714) 法制(2286)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4) 美女(20688) 欧美(34)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