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老师高温家访家长准备水果一口未动 家访意义何在?

日期:2025年08月19日 13:39 来源:九派新闻 作者:佚名

张女士为老师准备的水果和饮料 图自九派新闻

据九派新闻8月18日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十多度的天气老师还要来家访,家里准备了许多吃的老师却一点没吃,评论区也就此展开讨论。

来自浙江的张女士在五天前刚接待了老师的家访,她表示自己对家访的形式并不排斥,她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老师会比较辛苦。

北京的宋女士则稍显抗拒,其称孩子已经上高中,至今还没遇见过老师来家访,自己也不是很理解老师家访的意义,“我家孩子上过的学校好像都没有家访的制度,但我没觉得跟老师沟通有问题,微信联系就足够了。”

初中教师张老师表示,家访是一个良心活,大部分老师都很负责,会亲自去线下走访,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最后效果往往也不错,学生的情况能得到有效改善。

黑龙江的于老师认为家访是“形式大过实效”,她表示,自己做老师二十多年来有遇到过一些会去家访的老师,但占比相当少,大部分老师只是选择“做个形式”,应对学校下达的任务。

福建的一位小学班主任秦老师提到,家访做起来管理难度较大,老师要和家长约时间,自己去找位置,挨家挨户找起来很麻烦,基本都要一个个导航,出行的路费学校也不会报销,她每次都是自己骑电动车去,离得太远的学生家就不考虑。

有网友留言“我以为家访都是电视剧里演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俩陌生人坐在家里聊天不尴尬吗”,还有人评论“这也太隆重了,不管吃没吃,老师心里肯定领情了”,甚至有老师现身说法称“不是我们不想吃,是不能吃”。

家访作为一种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形式延续至今,但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线上通讯成了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手段,微信消息和钉钉通知织成家校联络的“天罗地网”,家访这类传统方式似乎正逐渐被抛弃。

老师需要辗转各处走访,家长也要提前做出准备,家访相比线上沟通不够方便,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又是否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家访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必要的家校联络手段吗?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9536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老师高温家访家长准备水果一口未动 家访意义何在?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81) 热点(2687) 新闻(13486) 国际(5467) 娱乐(4953)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6) 音乐(2082) 民生(3976) 行业(415) 财经(1780) 股票(378)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4) 养生(105) 医学(37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106) 观点(1047) 房产(1158) 汽车(314)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5) 展会(4) 数码(222) 足球(222) 体育(1104) 教育(1423) 高校(1723) 法制(2316)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56) 美女(20910)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